如何获得对睡眠的“掌控感”?

当下,晚睡现象极为普遍,原因多种多样,有“主动熬夜”的,也有“被迫失眠”的。但无论何种缘由,我们都应积极调整作息,而非靠熬夜补觉、失眠硬扛,等身体亮起红灯才追悔莫及。以下这些方法,或许能帮你摆脱晚睡困扰。

要充分考虑熬夜后果。在决定熬夜前,不妨问问自己,玩手机、追剧、聊天这些娱乐活动,是否值得付出变丑、早衰、生病的代价。

把“自由活动时间”前置。很多人熬夜是为了拥有专属的“私人时光”,其实不妨将这段时间提前到白天。下班后去公园漫步、饭后花20分钟放空大脑,都能让你在忙碌生活中寻得片刻宁静。

营造“睡前仪式感”。让睡眠成为一种享受,而非任务。睡前1小时放下电子设备,换上舒适睡衣,泡泡脚放松身心。再闭上眼睛,聆听温馨音频或雨声白噪音,伴着舒缓声音安然入眠。

学会“倒空思绪”。若因思绪过多难以入睡,可给自己设定思考时限,时间一到便不再纠结;也可将担忧写下来,在书写中理清思路、获得掌控感;白天提高工作效率,下班后减少脑力劳动。

培养见床就困的条件反射。让床只与睡眠关联,不在床上进行看手机、看书等活动。若躺了30分钟仍无法入睡,可起身做些放松之事,待困意来袭再回床休息。

保持睡眠规律。成年人睡眠时长以7 - 8小时为宜,6小时是底线,不超过9小时。尽量固定入睡和起床时间,即便周末也不宜过度赖床。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重视睡眠,用良好睡眠为健康生活助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