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有效预防肌少症

随着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,肌少症这一与年龄增长紧密相连的疾病,正悄然成为老年人健康路上的“绊脚石”。相关权威数据显示,依据《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(2021)》,我国社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处于8.9%~38.8%这一区间。肌少症危害极大,它会使老年人肌肉力量减弱,日常行动变得困难,大大增加跌倒风险。而且,肌肉质量下降还会导致老化细胞增多,扰乱全身系统正常运转,严重威胁生命健康,甚至可能引发死亡。

如何有效预防肌少症

一、重视阻抗性运动

许多老年人常做的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等,虽然能锻炼心肺功能,但无法有效减缓肌少症。老年人应适当加入重量训练,强化大腿肌、臀肌等关键部位的肌肉。

老年人进行肌肉力量锻炼,首先要安全,采取小重量、多次数的肌肉耐力锻炼,循序渐进,量力而行,安全且更容易坚持。推荐以下动作:

(1)勾脚抬腿:坐在凳子上或者床边练习,抬腿并用力勾脚尖,可明显感觉大腿肌肉紧张;坚持抬腿5秒,放松2秒,换另一边重复进行,每天练习50-60次。

(2)推举重物:通过手持重物,如小哑铃、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等,进行向上推举,做10~20次为一组,做3~4组,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重量。

(3)踮脚运动:

方法一:坐在椅子上,将水瓶放于两腿膝盖中间,双腿夹紧,轻轻踮起脚跟,这时会感受到腿部肌肉发力,缓慢放下休息,重复多次。这个动作可以锻炼膝盖附近的肌肉群,为膝盖减负,减少膝盖磨损,增强膝关节稳定性。

方法二:身体立正,双手放在身体两侧,慢慢踮起脚尖,用脚趾紧紧抓住地面,然后将重心从脚尖落到前脚掌,放松身体。最后,做自由落体运动,让脚跟轻撞地面,引发柔和的震荡,沿两腿上传到上半身。

二、合理补充蛋白质、均衡饮食

蛋白质是肌肉生长的重要营养素。对于老年人来说,由于消化吸收能力下降,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适当增加。一般来说,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摄取1克蛋白质,而老年人则需增加到1.2克/每天每公斤体重。

肉类、蛋类、鱼类、豆制品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。需要注意的是,蛋白质应在运动后2小时内补充,以确保其快速到达肌肉并被有效利用。

除了蛋白质外,老年人还应注重均衡饮食,摄入足够的维生素、矿物质等营养素,以维持身体正常运作。同时,应避免过度节食或偏食,以免导致营养不良和肌肉流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