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研究显示真菌也有引发龋齿的风险

一直以来,龋齿都被普遍认为是口腔内细菌分解糖,进而产生酸腐蚀牙齿所导致的。然而,日本的一项新研究却带来了不一样的观点。该研究显示,真菌中的念珠菌和其他引发龋齿的病原菌一样,在厌氧环境中也能够利用糖产生酸,并且氟化物抑制念珠菌产生酸的效果并不理想。这一发现清晰地表明,真菌同样存在引发龋齿的风险。

实际上,健康人的口腔和肠道内本身就存在念珠菌,在正常情况下,它们通常不会引发健康问题。但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,念珠菌就可能趁机引发感染。需要指出的是,念珠菌属于好氧菌,而发生龋齿的牙垢内部氧气含量极少,此前关于念珠菌在厌氧环境中的活动情况,研究并不充分。

日本东北大学日前发布的新闻公报介绍,该校研究团队选取念珠菌属的白色念珠菌、热带念珠菌等作为研究对象,深入测定它们在厌氧环境和好氧环境中的增殖以及产生酸的情况,同时还探究了它们是否会被氟化物抑制。

实验结果表明,念珠菌在厌氧环境下虽然不会增殖,但会持续进行代谢并产生酸。这意味着,即便在龋齿发展过程中口腔缺氧的环境下,念珠菌依然有可能持续产生腐蚀牙齿的酸。而且,念珠菌产生酸的过程几乎不受氟化物的影响。

氟化物一直以来都被广泛应用于预防龋齿,它不仅能够强健牙齿,还可以抑制细菌产生酸。但此次研究显示,与导致龋齿的细菌相比,氟化物对念珠菌的作用效果有限。

公报强调,本项研究提示真菌是龋齿的一种新风险因素。以往预防龋齿主要针对细菌,今后有必要研发涵盖真菌在内的、维持口腔内微生物平衡的新预防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