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闭症的4个典型表现
- 养生百科
- 2025-04-03
- 79热度
自闭症,又叫孤独症,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,核心表现包括:①语言沟通障碍、②社交障碍、③显著狭窄的兴趣、④重复刻板行为。目前流行病学筛查出很多可能导致孤独症的危险因素,但没有一种是导致孤独症发生的直接因素。比较公认的原因是基因变异与环境交互的作用。众多家族谱系研究、双胞胎研究都证明了孤独症和遗传有很大关系,也有很多研究认为孤独症与基因突变有关。一些研究显示,部分孕产期不良因素,例如,父母生育年纪大、孕期感染、不良用药、接触有毒化学物质、早产、婴儿低体重,以及出生时有窒息、脑损伤、脑神经发育不完全等情况也可能增加孤独症患病风险。
自闭症一般起病于 3 岁之前,情况较为复杂。其中约 2/3 的患儿在出生后,便会逐渐显现出孤独症症状,而另外 1/3 的患儿会先经历 1 - 2 年的正常发育阶段,之后却出现能力倒退的情况。通常,大部分婴儿在 6 个月时就会慢慢开始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。要是孩子很少与他人进行眼神接触,在被挑逗、被叫名字时毫无情绪反应,随着年龄增长,语言功能发育迟缓,始终学不会说话,并且很少和同龄小朋友一起玩耍,那么家长就应当怀疑孩子可能患有孤独症,及时关注并寻求专业帮助。
如果孩子上学后表现出较差的共情力、情商较低,与他人交流时常常以自己为中心,拒绝互动式沟通,兴趣爱好刻板,缺乏生命力,依恋旋转、反复敲打等重复动作,就可能是轻症的孤独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