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上10点睡和11点睡的区别
- 养生百科
- 2025-04-01
- 84热度
晚上10点睡还是11点睡,看起来仅仅是差了一个小时,实际上10点睡的人在多个方面已经领先了↓↓
22点入睡,相当于搭上了褪黑素的“便车”
褪黑素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调节睡眠周期,促进良好的睡眠。褪黑素的分泌量受到光线的影响十分显著。在白天,由于光线充足,褪黑素的分泌量会维持在很低的水平,以适应人体的活动需求。而到了晚上,大约10点左右,褪黑素的分泌量会迎来第一个明显的拐点,开始陡然增加。这种分泌模式有助于调整人体的生物钟,让我们在夜晚感到困倦,从而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状态,保证身体的充分休息和恢复。
22点入睡,正好与褪黑素大量分泌的时间契合,可充分发挥其促进睡眠的作用,提高入睡效率;如果到了23点才睡,敏感的人可能出现“困过劲儿反而不困了的感觉”。
22点入睡,更贴合古人讲究的睡好子午觉
子时,即晚上11点~凌晨1点。“子觉”,说的是已经进入睡眠状态,最好是进入深睡眠,而不是说11点才开始上床。人进入深睡眠的时间为30~60分钟,可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判断,最晚不超过23:00,早上6:00~7:00醒来即可。10点睡,第二条上午的精力和心情往往更好,中午也不容易犯困。
研究发现,22-23点入睡心梗风险最低
2021年,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团队发表在《心血管医学前沿》上的一项研究发现:工作日22:01~23:00就寝的人心梗发病率(5.1%)低于22:00以前就寝者(6.9%),也低于23:01~24:00就寝者(7.0%)和24:00后就寝者(9.2%)。